两周没写文章了,感觉隔了很久。
自从上次熬夜写完《如何爱上健身》那篇文章后,我的生活就陷入一种自动循环,很平淡,像机器一般地运行。有些事在推进,有些事停滞。今天复盘了过去几个月的状态,问题不少。
最大的问题是,我忽然意识到:我已经厌倦了写“情绪”与“自我审视”类的文字。
不是因为没有内容可写,而是因为我写出来的东西,像是一个伟大的包装,一个华丽的人格面具。真正的想法,始终无法表达出来。
我还记得过去写的那些文章,当时跌宕起伏的情绪,还有下的结论。当时我相信写下的就是“真实的自己”,可现在想想,现实的我和那些“文字中的我”,其实是有差距的。我写得越漂亮、越有逻辑和深度,就越写越觉得它掩盖了真正的我。
我以为我通过文字表达我是一个怎样的人,但事实上,我是在塑造一个版本的自己,这个塑造好的形象,因为写下来了,反复在大脑中浮现,不自觉变成了我的行动指南,更糟糕的是,我害怕如果我不这么做,就会被评判。虽然我知道其实没多少人真的在意我写了什么,我表达了什么,我思考了什么,因为反过来想我也是一样的。
写到这里终于想明白了为啥很多博主只写叙事类、知识类的内容,因为这些内容中立,不需要暴露,只需要技巧和工具式输出。而表达真实的自己太难了,得脱下面具,或者带上新面具,我是后者,我不想lie, 所以少写点就会少点误解。
我写作塑造的我和真实的我,相差多少无法判断。但是能肯定的是:对外的我是理想和节制的,而真实的我更本能。
所以我开始警惕了:文字表达的力量是建构,而不是还原;写多了会让我越来越相信面具就是自己,当面具和真实的自己相差太远时,生活就会失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