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5公里跑步的目标看来是要失败了
2025年马上要过去半年了,想起来年初写了个复盘和展望,计划今年跑步要达到这么一个里程碑:一个session跑15公里。
我目前最好的跑步记录是:
- 10K:56:55min
- Longest Run:10.05 K
15公里的里程碑我没有限制时间,因为按照我的10公里配速来看,正常来讲平均6分配跑完比较合理,如果超过了,那这个里程碑设置的意义就是意志力的考验,这点对我来讲没有必要。
现在看来这大概率要失败了,主要有两个原因。
一个是我的饮食习惯和核心下肢力量的现状跟不上
我的饮食习惯太差了——三餐不固定,很多时候都是饿的时候受不了了才吃东西的。而且我心理上不爱吃,不管多好吃的东西,吃饭短暂的几分钟之后到达顶点,就再也吃不下。
吃得少跑起来就很累,心率很容易很容易跑到Zone 3、Zone 4。而且因为跑步提高我的代谢能力,我比以前更容易饿了,我的饮食习惯依然还没改,这就导致这个系统无法持续。
糟糕的饮食习惯让我体型上很瘦,每次照镜子都觉得自己是细狗。
这个系统跑不下去的另一个原因是我的核心力量和下肢力量不够,一旦提速跑,当天或者第二天就能感觉到肌肉酸痛,这就没法连续跑了,肌肉的疲劳恢复远远赶不上心肺的训练节奏。
比起跑步,我更需要力量训练。
第二个原因是,椭圆机划船机,这些运动比跑步更有性价比。
跑步对膝盖和脚踝关节的冲击很大,跑步冲刺一下,就会发现脚是重重地砸在地面上的,虽然我现在还没有膝盖疼这些症状,但是长期来看,应该找其他替代项,果有其他有氧锻炼的方式,跑步优先级是比较低的。
而且跑步锻炼激活的是下肢和核心,不是全身肌肉。如果做有氧的过程中可以全身的肌肉参与,而且风险低,那显然这项运动显然比跑步更有优势。
好在乐刻健身房有椭圆机,公司健身房还有划船机,最近这两个机器都试了一下,我还挺喜欢的,特别是划船机,坐在滑轨上前后滑动的动作很有意思。
划船机前后一程下来,全身的肌肉(上肢、下肢、核心、背部、臀部)都可以参与,而且还可以调节风阻,定制锻炼的强度。
椭圆机用上扶手的话也可以锻炼上肢肌肉,虽然不如划船机,但是比跑步好,脚是贴在踏板上的,所以对关节没有负担。
对我来说,有氧的核心目标就是心肺能力提升,减少慢性病。如果这个过程中能再多一些额外收益,比如:更有趣、更多肌肉参与、更低风险,那显然这些运动就比跑步更适合我。
所以,现在回头看,我年初设的那个15K跑步目标不再适合现在的我了。